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工厂化养鱼-智慧农研(推荐商家)(查看)
“渔乐仙宫”致力于打造新型产业化水产养殖技术交流平台,连接大专院校、水产科研院所,促进水产科技成果转化,专注于智能化、环保型、工厂化水产养殖高1端装备研发、推广。为合作伙伴打造技术,成本低廉,质量可靠,环保可控的养殖设备。低碳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是传统的池塘养鱼与流水养鱼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建造养殖槽(流水池)和安装推水曝气设备,使原有的静态池塘通过空气推水设备使池塘形成动态循环流水“生态式圈养”模式养鱼。主要养殖品种高密度“圈养”在始终处于流水状态的养殖槽内,按槽内容积计算,设计单产约150kg/m3,槽内水流将鱼类的排泄物和残存饲料冲到养殖槽的下游,并通过安装在养殖槽下游的排泄物收集装置收集起来。外围宽阔的池塘水体(外塘)作为水质净化区,适宜于养殖净水性鱼类(如鲢、鳙),还可种植水生植物,把水中的氮、磷吸收,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也可以及时清除漂浮物和固体物,真正实现养殖业的低碳。渔乐仙宫:亩产30万公斤!工厂化生态养鱼是如何做到的?通常,每亩水面年产成鱼1500公斤,就算高产鱼塘了。可是,令人惊讶的是,泗阳县绿兴水产养殖合作社每亩水面年产成鱼高达30万公斤!泗阳县绿兴水产养殖合作社拥有水面80亩,其中鱼池面积不足3亩。“我们的工厂化生态养鱼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工厂化养鱼系统,共有6项技术,能够实现高产。它具有生态水循环功能。”合作社董事长周秀红介绍。在渔场西侧,可以看到,由南到北排列着宽5米,长22米、大小一致的16个池口。鱼池的西首,安装着水循环系统,7台不停转动的泵机产生的高强度气体推动着水流,源源不断流进鱼池内,缓缓流向东出口,池内众多鱼头则逆流聚拢。循环水养鱼,水质如何保证?合作社饲养员周家明介绍,在7台泵机“以气推流”作用下,水体以每秒0.3米到0.7米的速度流动,池塘工厂化养鱼,池水流动,池鱼不会缺氧,就不会造成鱼浮头。从鱼池流出的水体先后进入一级净化区、二级净化区、生物净化区等6道净化区,通过一圈循环净化后,水质恢复清澈,又成为鱼池的新水源。生态环保是工厂化高产养鱼的新概念。周家明说,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池鱼排放的粪便很多,如果不清理就会影响水质,也保证不了鱼的品质。因此,合作社在每个鱼池都装了吸污系统,喂食后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工作人员开动吸污系统,鱼池底下的鱼粪通过8根管道被吸到100米外的沉淀池。沉淀后的鱼粪被集中到岛上再次沉淀,然后作为农业生产的有机肥,实现了工厂化养鱼的零排放。工厂化生态养鱼每年亩产30万公斤,究竟是怎么实现的?周家明说,工厂化养鱼的优势就是用地少,高密度。合作社16个鱼池,每个不到2分地,分别放养鲫鱼、花鲢、白鲢、鲤鱼和草鱼,每池每批可起成鱼2万公斤左右,每年可出栏成鱼3批。“我们引进工厂化生态养鱼技术不是光顾自己赚钱,而是想给村民做个,让大家都来学习,一起赚钱。”周秀红说。“渔乐仙宫”致力于打造新型产业化水产养殖技术交流平台,连接大专院校、水产科研院所,促进水产科技成果转化,专注于智能化、环保型、工厂化水产养殖高1端装备研发、推广。为合作伙伴打造技术,工厂化养鱼,成本低廉,质量可靠,环保可控的养殖设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基本上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在任何地点建立海水或淡水的养殖生产系统,达到生产过程程序化、机械化的要求。一般来说,此技术更适宜在水资源匮乏,气候条件恶劣的情况进行推广,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传统养殖模式无法进行正式运作,构建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生产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也体现了此技术的性。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工厂化养鱼-智慧农研(推荐商家)(查看)由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工厂化养鱼-智慧农研(推荐商家)(查看)是武汉智慧农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