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系统
犀鸟(学名:Anorrhinusausteni),是犀鸟科、小盔犀鸟属的大型鸟类,体长约68厘米,上体暗灰褐色,淡棕褐色,喉白色,外侧飞羽和外侧尾羽白色。雄鸟翅上有一小白斑,飞翔时极明显。眼周皮肤蓝色。嘴粗大而笨重,具小的盔突。嘴的颜色雄鸟为黄色,雌鸟为暗褐色。犀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脚和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中,飞翔时常振翅和滑翔交替进行,飞行的速度较为缓慢,以植物果实、种子和嫩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树蛙等动物性食物。安徽麝(学名:Moschusanhuiensis)是麝科、麝属动物。头体长696-765毫米,肩高小于500毫米,臀高小于600毫米,尾长18-32毫米,后足长192-195毫米,颅全长141-151毫米,体重7.1-9.7千克。尾甚短,常隐没于毛xia。体背部有桔黄点,在腰及臀部两侧明显而密集。头骨的颧宽较小。颊、额及耳背灰黑色。颏及喉白色,有白色条纹向两颊伸延,向后沿下颈两侧有两条白纹在胸前连成长环状。1-2岁的幼兽体背有横行的桔黄斑纹,自肩至臀共有13条;成兽逐渐消褪,变为斑点,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系统,排列成3纵行。臀部暗褐色,臀斑不显著。安徽麝多栖息、活动于海拔500-1500米的针阔混交林。生活极具规律性,晨昏活动,雌雄分居,有比较固定的活动路线和栖息场所。主要以地衣、石蕊、寄生槲及灌木枝叶为食物。仅分布于中国安徽、河南及湖北三省相邻接的大别山区。白额雁(学名:Anseralbifr)是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体长64-80厘米,体重2-3.5千克,和豆雁大小差不多。上体大多灰褐色,从上嘴基部至额有一宽阔白斑,白色,杂有黑色块斑。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觅食多在白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繁殖于西伯利亚北极海岸到白令海峡、北美洲极北部、欧洲西部及格陵兰岛西部。越冬在中国、北美洲、墨西哥、里海、黑海、地中海、中亚、印度、缅甸、日本、朝鲜。东莞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系统由广州澳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广州澳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广东广州,安全防护产品项目合作的见证者,多年来,公司贯彻执行科学管理、创新发展、诚实守信的方针,满足客户需求。在澳盾领导携全体员工热情欢迎各界人士垂询洽谈,共创澳盾更加美好的未来。)